旌别淑德意即甄别善恶良莠旌别识别甄别 表其门闾
(14)旌别淑德:意即甄别善恶良莠。旌别,识别,甄别。
(15)表其门闾:意即表彰良善人家。门闾,指良善人家。闾,里巷的大门。
(16)存养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刘寅曰:“存养天下鳏寡孤独之人,孟子云:‘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又赈济赡养有祸患丧亡之家。”
(17)百姓戴其君如日月:百姓像爱戴日月一样爱戴他。朱墉引《衷指》曰:“如日月者,言其德化普同毫无遗漏也。百姓戴尧德之光被,即如仰日月之照临。”又引《合参》曰:“日月之戴,言日月之在天,未有不共知共见共戴之理。天下之人没有个不共戴日月的,便没有不戴尧的。盖由尧之君道如日月,故百姓戴之亦如日月也。”
(18)大哉!贤君之德也:贤君帝尧的德行真伟大啊。朱墉《全旨》曰:“此章言气化盈虚治乱,皆人事所致。人事动于下,天道应于上,人事即天道也。”“圣人有参赞位育之能,有斡旋转移之力,惟其修德于己,则虽天地之所不足者,皆可有以补救之。若纯用气数,是圣人亦囿于天地之中,无贵为圣人矣。太公论盈虚而归之于人君,明以拨乱反治之权望文王,复以帝尧为言,见必德如帝尧,方可以回天道。”钮先钟说:“这一篇以阐明‘君道’为主题。不仅说明君之重要性,而且也解释君德之要件。诚如,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可见《六韬》的基本观念与《尉缭子》颇为相似,即重人事而不重天命。于是也可想见二书成书之时可能很接近。”
文王问太公道:“天下纷乱扰攘,时而强盛,时而衰弱,时而太平,时而混乱,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国君贤与不贤的不同呢?还是决定时序变化的天命使然呢?”
太公答道:“国君若不贤,则国家危亡,民众生乱;国君若贤明,则国家安定,民众平安。国家祸福的根源在于国君,不在天命。”
文王问道:“能让我听听古代贤君的治国之道吗?”
太公答道:“过去帝尧在天下称王,他就是上古人民所称道的贤君。”
- 电蚊香使用清洁效果好 使用电蚊香的安全注意事项[图]
- 事要抓根本解题儒家认为听讼是末无讼为本关键在于用教化使民向善[图]
- “细柳整军”发生于公元前年当时匈奴进犯威胁长安汉文帝除派出三[图]
- 果蠃又称为蒲卢即细腰蜂 . ,螟蛉桑虫 螟蛉([图]
- 摸鱼儿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满江红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祝英台[图]
-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 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图]
- 东周前期称为春秋东周后期称为战国期间五霸纷纷称霸最后形成七雄[图]
- 柳宗元在《先君石表阴先友记》中也叙及韩会说是“善清言有文章名[图]
- 凶具指棺材等丧葬用具会稽谢奉和永嘉太守郭伯猷交情很好谢[图]
- 夫子说“一个人在心里真正建立了仁的精神也就能够宽厚地对待任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