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八十一卷载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大会文武百官及四方使者
《资治通鉴》八十一卷载,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大会文武百官及四方使者,还引见了孙皓及吴国降臣。晋武帝对坐在旁边的孙皓说:“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孙皓也告诉司马炎说:“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贾充见晋武帝没有占到便宜,便马上插话羞辱孙皓:“闻君在南方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鄙夷地望着贾充说:“人臣有弑其君及奸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言下之意是说,你世受魏禄却背主忘恩,像你贾充这样奸佞不忠
《资治通鉴》八十一卷载,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大会文武百官及四方使者,还引见了孙皓及吴国降臣。晋武帝对坐在旁边的孙皓说:“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孙皓也告诉司马炎说:“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贾充见晋武帝没有占到便宜,便马上插话羞辱孙皓:“闻君在南方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鄙夷地望着贾充说:“人臣有弑其君及奸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言下之意是说,你世受魏禄却背主忘恩,像你贾充这样奸佞不忠的小人,就应当用这种刑罚,几句话弄得贾充满脸通红。
战场上孙皓是亡君,舌战中司马炎却是败将。司马炎几次想羞辱孙皓,最后次次都是自取其辱——
有一次晋武帝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作《尔汝歌》,你能为我们唱唱这种歌吗?”孙皓当时正在饮酒,马上站起来唱《尔汝歌》向晋武帝劝酒:“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惹得亡虏如此调笑他,晋武帝后悔不迭。
《尔汝歌》是魏晋间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尔”“汝”为古代尊对卑或长对幼的称呼,平辈间称“尔”“汝”则表示亲昵。司马炎本想叫孙皓起来献丑,没料到孙皓竟然真的起而作歌,一口一个“汝”字,让亡虏与自己平起平坐,原本想借此来嘲弄孙皓,最后反而被孙皓所嘲弄。拿孙皓对君无礼治罪吧,《尔汝歌》本来就“尔”“汝”相称;指责他不该在这种场合唱歌吧,人家是奉命而唱——晋武帝只好暗自叫苦了。
当然,皇帝对臣下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这从另一侧面也表现了司马炎的宽容,连他的家门司马光也认为“晋武之量,弘于隋文”。晋朝是个典型的门阀社会,皇帝与士族共治天下,君臣不像后世那么森严,皇帝和臣下偶尔还能开开玩笑,有时甚至拿男女之事调侃——
延伸阅读:
- 皮裤有褶皱要怎么去除[图]
- 【按语译文】水的沸腾是靠力量是火使它产生这股强大的力量火的力[图]
-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具有宫廷菜肴之[图]
- 麋玉一种像玉的石头 苍伤青色的刺伤刺 牛伤牛棘 厥中医称昏厥[图]
- 为干(gān)卦离为火为日火日能使物干燥干干燥又外实而内虚取[图]
- 欲立其出这里的“出”义引申为外孙《解诂》“时莒女嫁为鄫后夫人[图]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图]
-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图]
- 另一种说法是燕王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有个卫国人说“我能把棘刺的[图]
- 后主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词借伤春为喻恨风雨之摧花犹逆臣之误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