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驳斥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点文章列举了十
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驳斥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点。文章列举了十种观点,即“主道利周”、“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汤、武不能禁令”、“尧、舜擅让”、“尧、舜不能教化”、“太古薄葬”与“乱今厚葬”、及宋子“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见侮不辱”、“人之情,欲寡”等观点,然后对之进行了批判。而荀子批评的标准则是他所谓的“王制”思想。文章没有中心的思想,颇近拉杂,但某些篇
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驳斥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点。
文章列举了十种观点,即“主道利周”、“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汤、武不能禁令”、“尧、舜擅让”、“尧、舜不能教化”、“太古薄葬”与“乱今厚葬”、及宋子“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见侮不辱”、“人之情,欲寡”等观点,然后对之进行了批判。而荀子批评的标准则是他所谓的“王制”思想。
文章没有中心的思想,颇近拉杂,但某些篇章可与《解蔽》、《非十二子》、《天论》等互相发明,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荀子的一些思想,所论也颇有深刻透彻之处。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胥也。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书》曰:“克明明德。”《诗》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
周:密,指隐匿真情,不让下面的人知道。
唱:倡,倡导。
仪:准则。
胥:等待。原为“有”,据上下文义改。
宣明:无所隐瞒。治辨:治理。这里指明确治理的方向。
延伸阅读:
- HR总是追问上家薪资,目的何在?[图]
- PQM是什么职位[图]
- 厦门人才引进政策有哪些?[图]
- 入职后,发现公司给的工资太低怎么办?[图]
- 2023年伤感扎心说说语录_莫名的伤感想哭的句子[图]
- 爱人相聚走后伤感的经典句子[图]
- 飞燕草内服和外用分别能治疗什么病症[图]
- 详细看看金钱白花蛇的治疗方法[图]
- 新生儿溢奶是不是疾病[图]
- 男人最需要的5种食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