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篇 则阳第二十五
杂篇 天下第三十三
返回总目录
内篇 逍遥游第一
逍遥游
【概要】 唐代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说:“《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杂明于理事。”因此,《庄子·内篇》构建了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逍遥游》阐述内篇主旨,即“至人无己”的理想境界论述。“逍遥”也作“逍摇”、“消摇”,在外表上,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安适自在的状态;在精神中,是一种化同自然,与之消亡长息的态度。以“逍遥”的态度行走于天地之间,就是“逍遥游”。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逍遥”境界的阐释。从大鹏聚云气南翔,到小鸟抢榆枋而止。都是一种基于自我状态“逍遥”的认识。如果不能了解自然的变化,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外物,是容易出现偏差的。自我认识存在局限性,认识不到事物的整体,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试图去界定空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而自然的空间和时间是处在流动不息的变动中的,因此堂坳之水于芥子为大,于舟船为小;彭祖之寿于人为长寿,于大木为夭折。因此,想要达到绝对自在的境界,必须放弃这种界定是非的认知,顺应自然的变动而化身大小,才能在时空中至于永恒,这种境界成为“至人无己”,而“神人”和“圣人”则是到达“至人”的途径。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举尧让天下、姑射神人、宋人贩帽子于南方三个例子来说明“无名”、“无功”、“无己”的境界。明白物性各有所宜,顺其本性则自然昌明,逆其本性则必然败亡。因此,放弃对万物的认识才是对万物的认识,遗忘自我的存在才能进入自然的存在。“无己”是达到物我一体的唯一途径,也就可以达到无所凭依、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
第三部分至末尾,阐述进入“无己”状态的门径是“无用”。世人眼中的“无用”在自然中才能体现“大用”。再次强调放弃主观上的是非判断,顺应自然的变化,才能融入自然之中,实现真正的物我同一。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去以六月息者也1”野马也1尘埃也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而后乃今培风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抢榆枋2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三飡而反2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
小知不及大知3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蟪蛄不知春秋3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众人匹之3不亦悲乎?
冥(míng):本字作溟,陆德明《经典释文》释为“海”,指巨大无边际的水域,东方朔《十洲记》:“水黑色谓之冥海”,因水面广阔幽深,所以叫作“冥”。“北冥”即“北海”,《庄子·秋水》中有“北海”的称谓,或指今天的渤海湾。
鲲(kūn):原指鱼苗,这里取“混成”意。《老子·道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与此类同。庄子强调万物齐同,极小的鱼苗与巨大的鱼都是混同齐一的。
鹏: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古“凤”字,凤鸟起飞,则百鸟随从,如同朋党,所以叫作“鹏”。
怒: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