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古代帝王必备的修养之一。唐太宗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要做到“位居尊极”而能不“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上下情隔,君臣道乖”,避免重蹈国家灭亡的覆辙。此外,本篇还包含一些对一般臣僚谦让的要求,如河间王孝恭、江夏王道宗,他们“无骄矜自伐之色”“动修礼让”等,是贤臣的典范。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所出三千余人。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妇女被禁闭在深宫里,实在很可怜。隋朝末年,隋炀帝不停地挑选宫女,在都城之外修建宫殿馆驿,在并非君主住宿的地方,也聚集了许多宫女。这都是耗竭百姓财力的行为,我不会效仿。况且,这些妇女除了打扫宫室之外,还有什么用处呢?现在我准备放她们出去,任凭她们选择配偶,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而且还可以使百姓减轻负担,她们自己也会满意。”于是,唐太宗从后宫和掖庭宫先后放出宫女三千多人。
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悯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
贞观二年,关中大旱,五谷不收,老百姓发生了饥荒。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水旱不调,都是因为君王失德造成的。我没有修养品德,应该受到老天的惩罚,可是老百姓有什么罪过呢,却遭此穷困?听说现在百姓中有很多卖儿卖女的,我非常怜悯他们啊。”于是,他派御史大夫杜淹出京巡视,用御府的资财替很多卖身者赎了身,并将他们送还给其父母。
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云:‘日在辰,不可哭泣。’此亦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中,安避辰日?”遂哭之。
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去世,唐太宗知道后悲极而泣,要前去吊唁。有官吏上书说:“阴阳书上说,辰日这一天,不可以哭泣,在民间这也是要避讳的。”唐太宗说:“君臣之间的情义,像父子一样,悲伤之情发自内心,怎么能够避讳辰日呢?”于是他痛哭不已。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战高丽,驻扎在定州,行军前来的士兵,唐太宗都要在御州北门城上进行安抚慰问。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来,唐太宗亲自写下诏书派人送到他的病床前,询问他的疾苦,还叫当地医生为他治疗。所以不管将军还是士兵都愿意精忠报国。后来,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唐太宗下诏收集阵亡将士的遗骨,以太牢的仪式进行祭奠,他还亲自前去祭拜,痛哭失声,极其哀恸,在场将士无不受到感染,流下热泪。生还的士兵回到家乡,把这些事情告诉给死难者的父母,这些老人们说:“我的儿子死了,天子还为他哭泣,真是死而无憾。”唐太宗征战辽东时,在攻打白岩城的战役中,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唐太宗亲自为他吮出污血,将士们无不受到感动和激励。
帝王的宽厚仁爱之心值得被推崇,本篇就通过一些具体事实来说明唐太宗的恻隐之心,如从后宫及掖庭宫先后遣出三千余宫女、拿出御府的资财赎出卖身的男女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不避辰日哀悼襄州都督张公谨之卒、亲临太牢祭祀阵亡将士、亲自为被流箭射中的右卫大将军李思摩吮血,这些都体现出一个仁君应有的胸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亲讲佛经,百僚皆大冠高履,乘车扈从,终日谈论苦空,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僚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挚。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此事亦足为鉴戒。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人说:‘君主好比是器具,百姓好比是水,水是方是圆在于器具,不在于水。’所以尧、舜用仁义来统率天下,百姓就跟着行仁义;桀、纣用暴力来统率天下,百姓就跟着行暴力。下边所做的事情,都跟从上边的喜好。梁武帝父子,一心崇尚浮华,只喜好佛教、道教。武帝末年,父子俩多次去同泰寺,亲自讲说佛经,百官都戴着大帽、穿着高跟鞋,乘车跟随,他们整天谈论佛经,从没有把军国大事、制度法令放在心上。到侯景领兵围攻宫廷时,尚书郎以下的官僚有许多人都不会骑马,以至于狼狈步行出逃,一个接一个地死在路上。武帝和简文帝最后终于被侯景囚禁并迫害致死。孝元帝在江陵,被万纽于谨所围困,但他仍不停地讲说《老子》,百官都穿着军服在静听。不一会儿城被攻陷,君臣都被拘囚。诗人庾信对他们的这些行为也很感慨,写下《哀江南赋》说:‘宰相把军事作战当作儿戏,百官把清谈当作朝廷的要略。’这些可以作为鉴戒。我如今所喜好的,只有尧、舜的准则和周公、孔子的教化,我认为这好像鸟有翅膀,像鱼依水而游一样,没有这些必然会死去,这些东西一刻也不能没有。”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